清华大学坚持专业化、持续化、信息化、国际化就业创业工作理念,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指导服务,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构建专业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开设系列职业辅导课程,2014—2015学年度共开设创新创业课程152门次,累计4500余学时;开设职业辅导类课程21门次,覆盖在校生近1200人次;鼓励院系开设《计算科学与生涯规划》《金融发展与职业人生》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职业发展指导。提供“一对一”职业咨询,推出“彭凌工作室”、“张超工作室”等,面向学术科研、基层服务和自主创业等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开展针对性咨询服务,2014—2015学年度共为2300余人次答疑解惑。开展丰富的职业辅导活动,连续11年开展“学生职业生涯教练计划”,受益学生6000余人;借助微信平台举办在线“微讲座”,2015年共举办22场、覆盖学生5000多人次;持续开展“面试4S店”、“女性职业辅导工作坊”等活动,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
开展持续化基层一线就业引导。开展定向选调工作,与24个省(区、市)达成定向选调合作,6年来累计输送近千名毕业生赴基层公共部门就业。设立“启航奖”、“西部基层就业奖”等专项励业金,累计奖励近300名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成立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举办“清华人•基层梦”发展论坛,促进在校生与在基层就业校友的交流。持续关注支持毕业生成长成才,学校主要负责人带队赴重庆、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看望毕业生,为毕业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完善信息化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以就业信息网为“主体”,开通全站智能检索功能,方便学生获取个性化求职与辅导信息;开发电子简历系统,方便学生一站式求职;开展求职行为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以微信平台和手机客户端APP为“双引擎”,运营“清华就业”、“职导源”微信公众号,建立“关键词库”资源获取途径,宣传就业创业典型、推介政策解读与行业分析,关注人数超过4万人,招聘季单日点击量近万次;开发“基层清华人”手机APP,为立志服务基层公共部门的学生、校友提供服务。
对接国际化职业发展辅导资源。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专家举行工作坊,提升学校职业辅导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创办“清华—帝国理工学术与职业发展博士生暑期项目”,提高两校博士生职业发展技能,近200人参与。参与亚太地区生涯发展协会、国际教育与职业辅导协会等学术交流活动,开展职业辅导相关研究,在国际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深化与跨国公司和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启动“TIE”计划,选派41名学生赴国际知名孵化器、创业企业开展实习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