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受国务院委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今天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据悉,这也是国务院首次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
“总体看,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我国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陈宝生表示,近年来,各部门、各地区、各高校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高等教育法,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国务院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显示,人民群众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更好保障,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大幅提升,农村户籍大学生招生占比超过60%,千万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学生。研究生教育实现56个民族全覆盖。30个省(区、市)符合条件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
促进科学选才破除“一考定终身”
报告显示,我国考试招生等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化,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破除“一考定终身”;推动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制订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报告指出,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招生公平公正,我国持续采取多项举措,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根据报告,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2010年的15个百分点降至2015年的5个百分点;2012年起陆续实施国家、地方、高校三个专项计划,有效畅通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渠道,提高了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大幅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全国性加分项目减少一半,地方性加分项目从95项减少到35项;完善和规范了自主招生,使定位更加准确、过程更加严格规范。
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一手抓投入、一手抓管理”,报告显示,我国持续增加投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水平和使用效益。2015年高等教育学生资助经费近848亿元,较2010年翻一番,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
在经费投入方面,完善高校生均拨款制度,实施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改革,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生均拨款标准分别达到1.56万、2.2万、2.8万元,比2010年翻了一番;推动各地逐步提高高校生均拨款水平,31个省(区、市)普通本科高校年生均拨款都达到1.2万元。
报告指出,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9518亿元,比2010年增加3889亿元、增长69%,其中国家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达5930亿元、比2010年增加2965亿元、增长100%。
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问题突出
报告显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持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高,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报告同时指出,大而不强、活力不够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表现为:一是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还不紧密,主动适应不够,服务支撑能力不强。二是人才培养质量还不够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难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任务依然艰巨。三是高校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研评价激励机制不健全,唯论文、唯头衔、唯项目,重数量轻质量、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突出。四是高校办学特色还不够鲜明。部分高校办学盲目求大求全攀高、定位不准、缺乏特色,办学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五是高等教育保障力度还不够。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来源渠道比较单一,部分地方高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不够高,结构不尽合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制度保障不健全,特别是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仍需进一步落实。
加快出台“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
报告指出,将支持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研究出台“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此外,报告显示,下一步,还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切实加强高校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着力构建以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依法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认真贯彻新修订的高等教育法,全面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水平;提升高等教育保障水平,依法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鼓励社会力量投入高等教育。
来源:法制日报